详情介绍
土壤污染调查的核心目标是检测土壤及农作物中污染物的种类、浓度及空间分布特征,评估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并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调查-土壤重点土壤检测单位
土壤污染调查内容
土壤基本性质调查: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土壤质地、土壤结构等基本性质,为后续的污染评估提供基础数据。
重金属污染调查:检测土壤中铅、汞、镉、铬等重金属元素的含量,评估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潜在风险。
有机污染物调查:分析土壤中农药残留、多环芳烃等有机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了解其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
微生物指标调查:检测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评估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健康状况。
土壤退化情况调查:包括土壤沙化、盐渍化、沼泽化等退化现象的评估,以及土壤侵蚀类型和程度的调查。
土壤污染调查流程
根据《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等规定,土壤污染调查通常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污染识别阶段:此阶段以资料收集、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为主,原则上不进行现场采样分析。主要目的是识别潜在污染源及污染区域,若确认地块内及周围区域当前和历shi上均无可能的污染源,则认为地块的环境状况可以接受,调查活动可以结束。
污染证实阶段:若第一阶段表明地块内或周围区域存在可能的污染源,则进入第二阶段,以采样与分析为主,确定污染物种类、浓度(程度)和空间分布。此阶段分为初步采样分析和详细采样分析两步进行。
补充采样和测试阶段:根据前两阶段结果,进一步细化采样范围和检测指标,完善污染范围界定与风险评估。本阶段的调查工作可单独进行,也可在第二阶段调查过程中同时开展。
土壤污染调查应用
土地用途变更:如建设用地用途变更为住宅、公共设施用地等,需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评估地块是否适合新用途。
污染风险地块识别:对于存在污染迹象或从事过重污染行业的企业用地等潜在污染风险地块,需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确定污染程度和范围。
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用地用途变更或土地使用权收回时,需进行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以明晰土壤污染责任。
土壤污染调查-土壤重点土壤检测单位